人间好物 “沧”在这“李”

在“人间好物 ‘沧’在这‘李’”手造市集上,市民体验手造项目

□丁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手造,是融入血脉的传承,是凝结在时光里的智慧,是沉浸在生活中的美好。2月24日,青岛市李沧区举办“人间好物 ‘沧’在这‘李’”手造市集暨“山东手造 李沧有礼”产业孵化基地、“山东手造 李沧有礼”展示体验中心、李沧区青少年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鸟虫为字、以布作画、纸上生“花”……在“人间好物 ‘沧’在这‘李’”手造市集上,手造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带来古琴、鸟虫篆、扎染、篆刻、古法香油、手工砚台等数十种独具匠心的手造工艺和产品,每个摊位前围满了前来打卡体验的市民。

“不用一颗钉子、一滴胶水,用榫卯工艺打造的家具,历经百年仍然坚固耐用。”在红木榫卯工艺展示区,巧夺天工家具馆的刘经理正在向大家讲解着榫卯结构的原理。“卖香油咯!”这句烟火气十足的叫卖声,从百年李村大集传来,在张氏古法小磨香油摊位前,传承人张永喜正在忙碌,香油瓶一打开,整个市集都弥漫着幸福的香气。“有趣有新意,好吃又好玩,还能学到传统文化,这样的手造市集要多开展,开在更多人的家门口。”对于家门口的手造市集,市民纷纷点赞。

当下,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化消费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变量”。为深入推动李沧手造产业发展,探索李沧文化IP流量密码,实现区域文化传承与消费升级的双向赋能,李沧区加快打造“山东手造 李沧有礼”手造品牌,开创以产业孵化基地、展示体验中心、青少年实践基地为一体的平台化运作,将技艺传承、产业孵化、商业运营创新融合,让更多人在李沧享受到可看、可购、可体验的手造传承新模式。

据悉,李沧区建立宣传部门牵头抓总、文旅部门具体推进、各部门积极参与的“山东手造”工程推进工作机制,制定“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和《李沧区扶持手造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深入挖掘李沧本土资源优势,打造“山东手造 李沧有礼”品牌,培育手造产业,手造工作全面起势、取得积极进展。

李沧区是人文沃土,更是手造沃土。目前,李沧区已全面摸清本地手造企业和项目底数,建立涵盖26家企业的李沧区手造企业名录,将17个项目纳入李沧区手造项目库,对入库企业和项目负责人,通过定期走访、电话调研、征求意见等形式,进行常态联系、动态管理。授牌1家产业孵化基地,以食品上市企业“青食股份”为引领带动,推动传统手造技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手造企业8家,其中年销售额300万元以上的6家,“青食股份”年产值4.7亿元。

有了扎实的产业基础,还需要强大平台提供服务支撑。李沧区以“山东手造 李沧有礼”为品牌文脉,以产业孵化基地、展示体验中心、青少年实践基地为创新载体,通过体验课、工艺培训、手造市集等形式,扩大非遗手造传承空间,为传统手工艺注入创新动力。同时,积极拓展手造产品展示展销平台,推动“山东手造”进景区、进商超、进酒店、进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学校、社区等设置手造产品展示区,联动第二十三届中国·青岛梅花节等本土文化资源,打造梅花酥、梅花酒、梅花宴等联名IP产品,推动手造产品和传统文化走进市民生活。

统筹各类文化发展资金支持手造发展、推动手造项目产业化研发开发、提升手造产品标准化水平……将老手艺做成大产业,需要做好全产业链综合服务,李沧区出台的一系列措施,贯穿产业全链条,既能让企业得到实惠,还给广大市民提供了参与机会,可谓是促进手造产业蝶变的“强心剂”,助推手造产业迭代升级。

蓬勃发展的“山东手造”,正成为推进文化“两创”的强引擎。随时代起舞,与生活融合,才能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下一步,李沧区将根植于特色传统文化,进一步迎合时尚年轻化的审美和物质需求,深挖李沧手造产品的衍生潜力,推动“山东手造 李沧有礼”品牌走进千家万户,融入现代生活,更好地满足人们个性化、时尚化、多元化的美好生活需求,为李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