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播报:擦亮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的金字招牌


(相关资料图)

□ 本报记者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王朝荣 常静

“作为一名假肢矫形专业的学生,毕业了能干啥?我之前最直接的认知,就是以后我要进车间敲石膏、修石膏、打石膏,如果坚持不了,就像父母说的,摆个摊儿或者进超市当个收银员吧……”说这话的是滨州医学院康复医学院2022届假肢矫形专业毕业生高子文。而如今,毕业不到一年时间,这位当时准备摆摊儿、当收银员的小姑娘已成长为康复领域知名企业——青岛形康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的重要一员,专门从事项目规划工作,前不久还规划启动了一个博士项目。

在青岛形康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的荣誉墙上,三张ISPO(国际假肢矫形学会)一级假肢师/矫形器师证书摆在最醒目的位置,证书的主人都是滨州医学院通过假肢矫形工程专业国际认证的毕业生。青岛形康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敬新告诉记者,ISPO为国际一级认证,既是毕业生就业的敲门砖,也是彰显企业技术力量的金字招牌。作为青岛市智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会长,顾敬新对当前康复辅助企业的情况了如指掌,“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石膏取模、敲打成型、工序繁琐等传统制作阶段,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是借助3D打印等数字化解决方案,为康复辅助器具的设计创新和供应链升级注入新鲜血液,而这种创新工艺只能依托专业人才来完成,对此,公司还准备再去滨州医学院招几名优秀人才。”顾敬新说。

据了解,目前国内仅有包括滨州医学院在内的四所高等医学院校通过了假肢矫形工程专业ISPO国际认证。今明两年,滨州医学院还将进一步整合现有的ISPO国际认证和中德联合办学项目资源,在课程设置、教学建设、临床教育等方面全面对接国际标准,陆续开展康复物理治疗专业WPT国际认证、作业治疗专业WFOT国际认证,进一步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

为架设与康复医学资源对接的桥梁,滨州医学院探索成立康复医学院理事会,理事会自2018年11月成立以来,已发展52家理事单位,涵盖学校、企业、医院及科研院所等多方资源。借助理事会这一平台,滨州医学院近两年来相继建成康复医学研究所、康复工程研究院,获批山东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资格,此外,还聘请临床导师和产业教授共同培养康复专业领域硕士研究生,逐步建立起产教研用的人才培养闭环。2022年,学校实现康复专业国际认证和中外合作办学的双突破,康复类毕业生就业率和升学率分别达到新高。

作为新当选的第二届康复医学院理事会秘书长,滨州医学院康复医学院党总支书记崔良波表达了“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康复医学人才培养311工程”的大胆构想。“3”即人才的高端化、精英化和引领性,“1”即世界一流的康复人才培养和世界一流的康复产业孵化。前不久学校申报的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学院,获批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首批立项,随着产业学院建设的推进,将进一步推动滨州医学院康复医学向更高领域发展。

“‘大康复事业’的发展目标就是要让每个人在全生命周期都能享受到康复服务。我们有责任冲关夺隘,当好基层康复领域的接棒人。”崔良波说。

滨州医学院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首开国内先河招收残疾人大学生。新世纪以来,学院又较早引入大康复理念,建构起“医、理、工、管、教”大康复学科专业体系,成为国内医学院校开设康复相关专业最齐全的高校之一。眼下,滨州医学院正从国际化入手,布局实施“双合作”“三认证”“四嵌入”的康复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双合作”是指校内与校外、国内与国际双合作,“三认证”指开展康复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假肢矫形工程三个专业国际认证,“四嵌入”指将国际化培养理念嵌入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基地建设、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四个培养环节中,努力探索形成高端化、精英化、引领性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擦亮滨州医学院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的金字招牌,赋能“健康中国”建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