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速递!为《天下大同》添点儿细节


(资料图)

□ 逄春阶

王筱喻先生积数年之功完成的新著《天下大同》几经周折,终于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探讨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问题。问题很大,切口很小,笔调轻松,结构谨严。我看了有意外之喜。

书中提到的牟钟鉴、丁冠之、许嘉璐、陈来、郭齐勇等文化名家,耳熟能详,都是我敬仰的人。其中,还提到了中年学者赵法生先生,我想多说两句。赵法生是当代乡村儒学的主要发起人,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主任,被誉为“背着干粮为孔子打工的人”。近年来身体力行传播儒家文化,颇有影响。

现在见了,赵法生可能不认识我了。但我一直记得跟他交往的一个细节。

34年前,我们在潍坊,相识于昌潍师专(潍坊学院前身)刘全福、郑世华教授家中,我已经不记得谈的是什么话题了,只记得刘教授小院中那棵挺拔的白杨树,粗可一搂。我们告别时,还各自拍了拍那棵树。赵法生当时在潍坊市委党校任教,我在昌潍师专教务处教研科当科员。有一天,我所在的学校办了一个研究生考试外语培训班,本校老师免费,外校人员学费80元。我和同事小魏(现在也是老魏了)负责管理。这个班基本是为本校的青年教师考研服务的,外校报名的好像没有。开课头一天,赵法生找到我,说想报名参加学习,我和小魏商量(后来又报告给科长),就一个外校的,让他旁听,就不收费了。但是赵法生坚持交学费80元,一分不少,当时80元是他大半月的工资。赵法生说,一是怕我为难,更重要的是要督促自己好好学习。“如果你给我免了学费,我就会不珍惜学习机会,反正不花钱,可以来听,也可以不来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学不好。但自己交了学费,起码心疼钱啊,我必须好好学习。”果然,赵法生每节课都不落,第二年考上了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再后来考上了中国社科院博士生。我呢,跟着外语培训班一期又一期,外语水平也不见提高。

我与赵法生的区别是,他是自费,我是免费,自费则珍惜机会,免费则不珍惜机会。机会就这样从手指缝里溜走了。我考研,就是外语没过关。根子在“免费”。

我还吃过不少“免费”的亏。我有过敏性鼻炎,亲戚开了间鼻炎诊所,他治好了周边县市很多鼻炎患者,也给我开了药,让我按时服用,可是总治不好,为什么?亲戚说你肯定治不好,因为我给你的药是免费的,你不珍惜,不按时服用,一高兴,就喝酒,药就失效了。你知道吗?一服药是1200元,如果你交了费,保证就治好了。我享受的是免费,得到的效果也是“免费”的,是无效的,没付出就得不到,得到就得付出。有些事情就是这样的残酷,看着是赚了便宜,其实,可能是吃了大亏,或者说,明着占了便宜,而暗着吃了亏。

从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赵法生是个智者。近年来,他积极推动民间儒学复兴,在尼山圣源书院发起乡村儒学大讲堂,定期向夫子洞村周围的村民宣讲儒学,并以此为契机重新启动儒家传统的乡村建设,以儒家道德重建乡土文明。赵法生此举,善莫大焉。王筱喻在《天下大同》中这样描述他:“赵法生不愧为一个中国乡村精神家园的重建者。他试图把仁、义、道、德等古老的关键词揉成泥、烧成砖、砌成墙、建高楼,搭建精神庄园的结构主体;他又像一位勤奋的泥瓦匠,试图用新仁学的泥浆抹平人世间的贫富、贵贱、美丑,智愚、善恶的砖缝,试图让混沌社会、迷茫人性亮起内外装修的文明曙色。”王筱喻所言,洵不虚也!

古有“三立”说:立德、立言、立功。赵法生是有德之人,自然在立德;他是学者,著书立言;推动乡村儒学,这是实实在在的立功。而“三立”,是一点点来的,他的那个听课不免费的细节,是“三立”的基石,这个细节,我解读为:自费则自珍,自珍则自尊,自珍则自爱,自珍才是自己,自珍才对得起自己。一句话,自珍则君子。赵法生不遗余力弘扬儒学,他在培养君子人格。

我想,王筱喻先生再版《天下大同》时,可否把我回忆赵法生的细节加上,这个细节,印证了赵法生先生的知行如一。不知道赵法生能不能看到这篇小文,我想对他说:“我不是君子,靠近了君子。”

关键词: